niú bàng zi
药材名称 | 牛蒡子 |
药材拼音 | niú bàng zi |
药材别名 | 大力子、恶实、鼠粘子、鼠尖子 |
英文名称 | great burdock achene |
功效分类 | 辛凉解表药 |
药用部分 | 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L.的成熟果实 |
(动)植物形态 | 二年生草本,高1~2米。根粗壮,肉质,圆锥形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带紫褐色,有纵条棱。基生叶大形,丛生,有长柄;茎生叶互生;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,先端钝,具刺尖,基部常为心形,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,上面绿色或暗绿色,有疏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短茸毛。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,花序梗表面有浅沟,密生细毛;总苞球形,苞片多数,覆瓦状排列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先端钩曲;花小,红紫色,均为管状花,两性,花冠先端5浅裂;聚药雄蕊5枚;子房下位,1室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灰褐色,具纵棱,冠毛短刺状,淡黄棕色。花期6~8月,果期8~10月。 |
产地分布 | 常栽培;野生时,多生长于山野路旁、沟边、荒地、山坡向阳草地、林边和村镇附近。分布于东北三省、华北等地。 |
采收加工 | 秋季果实成熟时,割除地上部分或剪除果穗,晒干后打下果实,筛去泥土等杂质,再晒干。炒制:取净牛蒡子,文火炒至微黄色、微鼓起而微有香气即得。 |
药材性状 | 瘦果呈长倒卵形,两端平截,略扁,微弯,长5~7毫米,直径2~3毫米。表灰褐色或浅灰褐色,具多数细小黑斑,并有明显的纵棱线。顶端较宽,有一圆环,中心有点状突起的花柱残迹;基部狭窄,有圆形果柄痕。果皮较硬,果实折断后可见子叶2片,淡黄白色,富油性。果实气无;种子气特异,味苦微辛,久嚼稍麻舌。以粒大、饱满、色灰褐者为佳。 |
性味归经 | 性寒,味辛、苦。归肺经、胃经。 |
功效作用 | 疏散风热、宣肺透疹、消肿解毒。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。 |
临床应用 | 煎汤内服,用量4.5~9克;或入散剂;外用适量,煎汤含漱。用于风热感冒、咳嗽、咽喉肿痛、麻疹、荨麻疹、腮腺炎、痈肿疮毒等症;对猩红热的预防、面神经麻痹也有一定的疗效。 |
药理研究 | 抗菌抗病毒;降血糖;降压;抗肾病;轻度利尿,泻下。据有关报道,牛蒡子苷元具有抗肾炎的作用;牛蒡子苷和拉帕酚A、C、F及牛蒡子牛蒡子苷元、粗提物等体外对人子宫癌细胞JTC-26及人正常胎儿成纤维细胞HE-1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与多种化疗药合用可减少或组织抗癌药耐药性的增加。 |
化学成分 | 本品含新牛蒡乙素、牛蒡苷、牛蒡苷元、牛蒡酚、亚油酸、棕榈酸、硬脂酸、花生酸糖等成分。 |
使用禁忌 | 脾虚便溏者禁服。 |
配伍药方 | ①治风热闭塞咽喉,遍身浮肿:牛蒡子一合,半生半熟,杵为末。热酒调下3克。(《经验方》) ②治痦疹不起透:牛蒡子(研细)15克。柽柳煎汤,调下立透。(《本草汇言》) ③治皮肤风热,遍身瘾疹:牛蒡子、浮萍等分。以薄荷汤调下6克,日二服。(《养生必用方》) ④治风肿斑毒作痒:牛蒡子、玄参、僵蚕、薄荷各15克。为末,每服9克,白汤调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 ⑤治斑疹时毒及痄腮肿痛:牛蒡子、柴胡、连翘、川贝母、荆芥各6克。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 |
功效与作用:清热利尿、通气下乳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。
功效与作用:补气养阴、健脾、润肺、益肾。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。
功效与作用:温中行气、涩肠止泻。属收涩药下分类的敛肺涩肠药。
功效与作用:舒肝理气、和胃止痛。属理气药。
功效与作用:行滞气、暖脾胃、消积、解毒杀虫。属温里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