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uò dào gēn
药材名称 | 糯稻根 |
药材拼音 | nuò dào gēn |
药材别名 | 糯稻根须、稻根须、糯谷根、糯稻草根 |
英文名称 | glutinosae rice root |
功效分类 | 固表止汗药 |
药用部分 | 禾本科植物糯稻Oryza sativea L.var.glutinosa Matsum.的干燥根及根茎。 |
(动)植物形态 | 一年生草本,高1米左右。秆直立,圆柱状。叶鞘与节问等长,下部者长过节间,叶舌膜质而较硬,狭长披针形,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,叶片扁平披针形,长25~60厘米,宽5~15毫米,幼时具明显叶耳。圆锥花序疏松,颖片常粗糙,小穗长圆形,通常带褐紫色,退化外稃锥刺状,能育外稃具5脉,被细毛,有芒或无芒,内稃3脉,被细毛;鳞被2,卵圆形,雄蕊6,花柱2,柱头帚刷状,自小花两侧伸出。颖果平滑。粒饱满,稍圆,色较白。花、果期7~8月。 |
产地分布 | 我国南部和中部各地均有栽培。 |
采收加工 | 夏、秋两季,糯稻收割后,挖取根茎及须根,除去残茎,洗净,晒干。 |
药材性状 | 本品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,上端有分离的残茎,圆柱形,中空,长2.5~6.5厘米,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,下端簇生多数须根。须根细长而弯曲,直径1毫米。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,表皮脱落后显白色,略具纵皱纹。体轻,质软,气微,味淡。 |
性味归经 | 性平,味甘。归肺经、肾经。 |
功效作用 | 养阴除热,止汗。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。 |
临床应用 | 内服:煎汤,15~30克,大剂量可用60~120克。主治阴虚发热、自汗盗汗、口渴咽干、肝炎、丝虫病。 |
药理研究 | 糯稻根的药理研究表明,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,展现出广泛的药理作用。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效果,对于改善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。通过深入研究糯稻根的药理机制,可以进一步验证其在传统医学中的疗效,同时也为糯稻根在现代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。然而,仍需进行更多严谨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估,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。 |
化学成分 | 本品主要含胱氨酸、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葡萄糖、果糖、山柰素成分。 |
使用禁忌 | 尚无。 |
配伍药方 | ①治阴虚盗汗:糯稻根、乌枣各60克,红糖30克,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 ②治肝炎:糯稻根、紫参各62克。加糖适量煎服。(南药《中草药学》) ③治丝虫病(乳糜尿):糯稻根250~500克,可酌加红枣。水煎服。(南药《中草药学》) ④治鼻衄:糯稻根30克,水车前15克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 |
功效与作用:清热利尿、通气下乳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。
功效与作用:补气养阴、健脾、润肺、益肾。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。
功效与作用:温中行气、涩肠止泻。属收涩药下分类的敛肺涩肠药。
功效与作用:舒肝理气、和胃止痛。属理气药。
功效与作用:行滞气、暖脾胃、消积、解毒杀虫。属温里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