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ǔ liàn pí
药材名称 | 苦楝皮 |
药材拼音 | kǔ liàn pí |
药材别名 | 川楝皮、楝木皮、楝皮、楝根皮、苦楝根皮 |
英文名称 | azedarach |
功效分类 | 驱虫药 |
药用部分 | 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.et Zucc.的树皮及根皮。 |
(动)植物形态 | 乔木。树皮灰褐色,有纵沟纹,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。2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片长卵圆形;花淡紫色或紫色;花萼及花瓣均为5~6,花盘环状;雄蕊数为花瓣的2倍,花丝连合成一管;雌蕊1枚,子房上位,瓶状,6~8室。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,黄色或黄棕色;种子3~5粒;种子扁平长椭圆形,黑色。花期3~4月,果期9~11月。 |
产地分布 | 生于疏林潮湿处,分布于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 |
采收加工 | 春、秋季剥取皮晒干,或除去粗皮晒干。 |
药材性状 | 树皮稍呈槽状,少数呈卷筒状。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,粗糙,有纵裂纹及细的横纹,可见横向皮孔。除去粗皮者淡黄色,内表面黄白色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呈层片状,可剥离。无臭,味苦。根皮全形狭长,不规则条块状、卷筒状、槽状、厚2~3毫米,木栓层常呈鳞片状,剥落后呈砖红色。余同树皮。 |
性味归经 | 性寒,味甘。归胃经、脾经、肝经。 |
功效作用 | 驱虫、疗癣。属驱虫药。 |
临床应用 | 用量4.5~9克,煎服或入丸散;外用适量,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患处。用治蛔虫和蛲虫病、虫积腹痛;外治疥癣瘙痒。 |
药理研究 | 具有驱虫作用;抑制呼吸中枢;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;对肉毒中毒具有治疗作用,可影响心肌电和机械特性。对实验性曼氏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。 |
化学成分 | 含有苦楝素及川楝素、苦楝酮、苦楝内酯、苦楝萜酮内酯、苦洛内酯、山柰酚、苦楝子三醇及鞣质。另外,含β-谷甾醇、正三十烷及水溶性成分。 |
使用禁忌 | 弱及肝肾功能障碍者、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均慎服。亦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。苦楝皮有一定的毒性,服药中毒后可有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症状。严重中毒,可出现内脏出血、中毒性肝炎、精神失常、呼吸中枢麻痹,甚至休克、昏迷、死亡。 |
配伍药方 | ①治钩虫病:苦楝皮(去粗皮)5000克,加水25000毫升,熬成5000毫升;另用石榴皮24克,加水2500毫升,熬成1000毫升。再把两种药水混合搅匀,成人每次服30毫升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②治痢疾:苦楝树皮12克,骨碎补9克,荆芥6克,青木香6克,檵木花9克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③治虫牙痛:苦楝树皮水煎漱口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④治疥疮风虫:苦楝根皮、皂角(去皮,子)各等分。为末,猪脂调涂。(《奇效良方》) ⑤治顽固性湿癣:苦楝根皮,洗净晒干烧灰,调茶油涂抹患处,隔日洗去再涂,如此三四次。(《福建中医药》1959,(2),43) |
功效与作用:清热利尿、通气下乳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。
功效与作用:补气养阴、健脾、润肺、益肾。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。
功效与作用:温中行气、涩肠止泻。属收涩药下分类的敛肺涩肠药。
功效与作用:舒肝理气、和胃止痛。属理气药。
功效与作用:行滞气、暖脾胃、消积、解毒杀虫。属温里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