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玩软件园
首页 > 资讯教程 > 智能科技 > 智能家居 > 智能产品的日常操作

智能产品的日常操作

作者:075玩 来源:互联网 2023-10-05 21:30:07

  用户在日常操作中的体验,将影响到产品的用户黏度、二次购买、相关购买等。用户是否会推荐给其他的潜在用户,也取决于这—阶段的体验(将在第6章,对类似的用户行为进行更多的分析)。因此在很多细节的设计上,都需要考虑用户体验的延续与伸展。

  A. 传统操作的延续

  以软件的升级为例,向下兼容是默认的原则,比如说高版本的文本编辑软件Windows Word不但可以编辑并保存docx格式,还可以修改doc格式。不能因为软件的升级,就无法编辑之前的文档。同理,智能家居也要遵循这种原则。例如,在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之前,人们已经习惯了对电灯的控制。那么对于智能照明系统来说,不能因为网络中断或者手机没电等原因,就不能再对电灯进行控制。同理,对于智能窗帘,也应该保证在停电的情况下可以手动去开关。于是,这对设备的自组网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。或许在网络如此发达和手机续航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,这是一个有些较真的例子。但放弃追求极致的同时,也意味着放弃了智能家居的一些潜在群体和推广机会。再以幻腾智能的PIXEL Pro墙面开关为例,在引入了一个可触摸、可按压的显示屏之后,依然保留了3个传统的按键。一方面,如果用户对触屏之类的新鲜事物有些生疏的话,可以选择使用传统按键;另一方面,传统按键的“键程”保留了原有的手感。键程,就是按下一个键之后,键所走过的路程。手指按下后走过的距离、按键的机械声,都是整个体验的一部分,这是触屏开关所无法比拟的。扩展来讲,键程也是一个决定键盘的品质感的重要指标,同样是为了达到操作上的最优手感。

  

  B. 功能的伸展

  因为智能设备都有一个聪明的内芯,所以智能家居可以伸展出更多的功能,解决曾经的痛点。

  以墙面开关的指示灯为例,首先回顾一个常见的情景: 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房间,需要把所有的开关都试一遍,才知道按键和灯的对应关系,完成了一次简单的学习,并且这种学习往往需要多次才能被记住。因为没有指示灯,这种愚蠢的体验似乎一直在发生着。后来在开关上引入了指示灯,有了方案1:指示灯与灯保持同步:当某路的灯亮起时,其指示灯也会亮起;反之,则关闭。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,方案1不利于在黑暗中寻找开关,于是有了一种逆常理的方案2:当某路的灯亮起时,其开关上的指示灯是灭的。这是一种不合常理的方式,而且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:在灯关闭的大多数时间里,指示灯会一直亮着。

  为此,可以提出一种智能化的方案3: 在白天且未开灯时,指示灯始终关闭;在夜晚时,指示灯分为全亮和弱亮,分别对应灯的亮起和关闭。该方案虽然看似复杂,但这一切都由系统根据规则执行,不需要用户担心。

  综上所述,方案3解决了摸黑开灯和指示灯的问题,这要归功于两点:其一,智能设备是聪明的,是有时间观念的;其二,升级后的开关,指示灯的亮度在亮与灭之间还有弱亮度等状态。

  C. 注意文案的质感

  在日常操作中,文案发挥着。向导“的作用,而编写文案的过程,则是把交互背后的机理翻译成用户能理解的语言。比方说当用户浏览网页时,不喜欢看到“Error 500”之类的莫名其妙的提示语,而“该页面暂时无法打开,请稍后再试”带来的感觉就要友好很多。相比之下,智能家居的用户群体更加广泛,因此在构思文案时需

  要更多的斟酌。或许因为科技发展得太快了,文化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新鲜事物都还没有通俗易懂的说法。但对于科技词汇或者工程用语的使用要慎重,类似干“主控页面”“固件升级”之类的词语,太过于生硬,不应该进入家庭。毕竟家是生活的地方,是一个很需要把握尺度的环境。因此,只有放下专家的包袱,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构思文案,才能让智能家居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
关 键 词:
返回顶部